上周二,南京市民罗先生向扬子晚报投诉,说自己在乘坐G3次列车从北京南站前往南京南站时,在餐车上遭遇“强制消费”——如果坐在餐车里,就必须要买一杯价值88元的茶水。罗先生不想买,但乘务员屡次推销,最后他烦不胜烦便买了一杯。(8月31日《扬子晚报》)
空独家解析高铁,以其高达30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给人们带来了方便,而票价也因此上了一个台阶,但,这只是小事,最让人接受不了的是要被强制喝下的“霸王茶”。一杯茶88元到底贵不贵?要评价它是否合理,当然要考虑很多因素。然而,纵是综合考量,在高铁上一杯用一次性纸杯泡出的茶,要价达88元,显然超出了大多数人的心理承受范围。
餐车作为一种特色服务,是高铁上的稀缺资源,且运营成本显然要高于其他座位,因而高铁规定“坐餐车必须消费”其实也无可厚非。尤其是很多旅客因为没有买到有座票,而把餐车作为休息的场所,不仅可能影响他人前来就餐,也对餐车正常经营产生影响。
但这也不能说明一杯88元的天价“高铁茶”,就是合理的,尤其是在高铁这样的特定空间里,商品和服务具有公共品的属性。相关人员表示,高铁上茶的价格经过铁路局批准但对“有没有经过物价部门的批准”,却并不清楚。
平心而论,88元一杯的茶,放在一些高档消费场所,其实并不算什么,公众之所以称其为“天价”,并表现出极大的反感,是因为利用列车座位资源,将茶水作为谋取暴利的道具,不仅有悖商业伦理,违反国家铁路为人民的宗旨和铁路总公司的公开承诺,更是在打国家法律法规的“擦边球”,这其实是一个相当危险的信号,因为对于一个服务性行业来说,技术的进步与革新只是表象,服务品质的提升才是发展的根源,也暴露出某些基层铁路管理者的无度贪婪,更需要相关部门及时介入查究才是。